ofo小黄车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企业作为共享经济的当头炮算是打响了,随后更是有各种共享单车相继问世,在获得了阿里17.66亿元的巨大融资,ofo发展形势一度遍及各大城市。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最近ofo战略性退出八个国家,ofo发生什么问题了呢?下面就随厂房租赁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但是最近有消息爆出ofo已经战略性退出了八个国家,剩下的根据地远没有之前宏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资金链的问题吗?ofo共享单车创始人戴威讲道:目前ofo面临的问题不光是资金链微小等问题,更多的是不同国家的政策和文化差异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如今ofo小黄车的资金链岌岌可危,现在还谈扩张的问题简直是火上浇油。目前撤出印度、以色列、中东、澳大利亚、德国、美国、西班牙、韩国市场的ofo可能还不止这些,小编推测可能ofo最终还是会选择最有把握的国内市场,会逐步撤出所有海外市场。
哈罗单车有蚂蚁金服这个大腿,摩拜单车有美团这个大腿,共享经济需要钱,而ofo目前为止是孤军奋战吗?之前说过阿里为ofo融资17.66亿元对小黄车有资金上解决了很大的问题,但是由于小黄车过早发展海外共享市场,造成资金链不足,也是其战略上发展过快的原因之一。
其实纠其根本原因还是资金上的问题,对于滴滴打车和阿里都是ofo的大股东,这两个股东相互之间的利益纠葛会直接牵扯到ofo未来的发展。所以ofo目前的问题就是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被摩拜单车和哈罗单车抢占市场,然后又没有融到钱,面临的资金问题就更是窘迫。
共享单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多元化交通工具选择的便捷,但是比起早起人们对共享单车这个新概念的新鲜感,各大共享单车的骑行量均有所下降,所以投资人再投资的时候不光要看好这个企业的“势头”,也要抓准目前国内市场的刚需!这样投资才会更有保险。
从2017年初落子新加坡,到2017年底进入法国巴黎,ofo已经进入全球20个国家。而如今看来,"出海"这个原本是戴威力排众议、展现实力的做法,如今却成为ofo的拖累。而很显然,ofo的全球大撤退还远未结束。
对此,有网友表示:属于ofo的敦刻尔克时间到了!
对于撤出海外市场的做法,ofo解释的原因多是海外用户习惯不同、当地政策受限等比较官方的说法,但在多数脉脉用户看来,促使其此决定的根本原因是:缺钱。
从一开始,ofo与摩拜的发展可谓是风光无比:短短时间内融资不断,在超百亿资金的加持下野蛮生长。但就像摩拜胡玮炜所说的:被资本裹挟的成长,最终都要还给资本。摩拜选择了卖身,ofo也发展艰难。
在近段时间内,ofo卖身、戴威与滴滴谈判进入尾声、戴威与投资人谈判拿2亿还是2.5亿……诸如此类的负面消息接连不断,但每一次,ofo都火速否认,凸显了戴威及ofo独立发展的决心。
就像丘吉尔在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的:这次战役,尽管我们失利,但我们绝不投降、绝不屈服,我们将战斗到底!有一丝磅礴,但也透露出一股悲凉。
在一次接一次的对战之中,ofo与滴滴、阿里之间的关系已然从亲人变仇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卖身,否则ofo休想从滴滴、阿里身上拿到一分钱;而由于盈利难题、共享单车困境、滴滴阿里的关系,想要其他投资者加入战局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可见,想从他人手里拿钱,对于ofo而言已经不可能。
那么,自己造血呢?ofo的办法是通过广告的方式来赚钱,但在政策限制、重收押金导致用户大幅流失的情况下,想要靠广告来盈利也不太实际。更何况,经过两年时间,共享单车已经进入退换期,加大运维力度或者以新车换旧车,都需要不小的开支。
在融资不可能、造血没能力,运维急需钱的情况下,ofo还想要独立发展,资金压力可谓是非常大了。那么,既然开源不可能,节流就成了不得不做的无奈之举,而全球大撤退、业务收缩则是最直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