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发展异常发达的今天,人工智能也是异军突起。人工智能的火热已经让许多人投入进这项行业中。那么人工智能到底离我们现在有多远呢,它又能否带动园区招商及经济的发展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好好讲讲。
从AlphaGo到Sophia,从Siri到Cotana,从Alexa到DuerOS,人工智能的大潮流浩浩荡荡。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日新月异,两者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工智能究竟有多火,距离现实生活还有多远,该如何抓住机遇?11月14日,GMIC+全球人工智能杭州峰会暨中国(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在杭州开幕,以“科学复兴、极智未来”为主题,吸引了诸多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和创业者。
从国际到国内,从互联网巨头到行业新贵,人工智能已成为最受瞩目的新兴产业,站上了新时代的“风口”。以创投圈为例,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创业项目备受资本追捧。截至2016年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9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0.25%。
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在这个市场回归理性,不再拍脑袋投资的“寒冬”,人工智能的“风劲”还有多大?“全力打造智慧经济,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权威专家说,今天所面临的人工智能时代,和17年前杭州面临互联网经济的时代、电子商务的时代是一样的。
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被“点名”,并非第一次。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了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去年的G20杭州峰会主旨演讲中,着重提到“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对于“风劲”的判断,长城会创始人、董事长文厨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大的风口。“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将来人工智能未必一定是高科技,而可能成为一种基础应用,就像互联网一样,如阿里巴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红利。站在这样的风口上,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机遇。”
人工智能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人工智能炙手可热,几乎逢人必谈,那么它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我们印象中的人工智能,往往出现在科幻电影之中,比如《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名气最大的就是人机大战中的AlphaGo(阿尔法狗)。其实,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并不遥远,有时候就在身边。
在GMIC+全球人工智能杭州峰会上,涌金君见到了不少黑科技产品,其背后都离不开人工智能。如科大讯飞的翻译机,可以快速、准确的实现中英口语间的即时互译;零零无限的小黑侠,是搭载着全球领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跟拍无人机;阿尔法机器人,集教育内容、超级电视、视频通话和自然语言于一体的功能聚合的机器人……
“人工智能的第一个阶段是万物互联,互联网的普及为人工智能准备数据、准备燃料。第二阶段是实现实体世界智能化,运用到大量的商业和场景之中。”有着多年投资人工智能项目经验的创新工场创始人、管理合伙人汪华认为,在第二阶段,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能够看得懂视频、图像,能看懂真实的世界,阿里巴巴提出的新零售、安防产业等,这些都是真实世界的场景应用,靠的是人工智能赋能。
真正的人工智能,会出现在第三个阶段。汪华说,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就是先完成自动化,然后让计算机能看能听,最后是做决策优化,把决策优化行为展现出来。“到时候会出现各种机器人、自动驾驶、以及科幻小说中帮人类做各种各样服务的事情。这一个阶段出现会比较慢,可能将来5-10年时间,因为硬件的进步速度远远低于软件和算法的进步速度。”
如何抓住人工智能的机遇?
看着人工智能不断颠覆传统,该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应对挑战?
“这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互联网已经快速而全面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应用也正在决定我们的未来。”浙报数字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南说,传媒行业是率先被互联网颠覆的行业之一,更应该主动拥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些年来,浙报数字文化集团不断整合资源,拓展和布局大数据产业,探索大数据流通环境有序规范的发展,同时也探索人工智能产品的资产化的交易模式的发展。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离不开产业化。以杭州为例,今年7月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开园,11月又出现了一个人工智能产业园。杭州市副市长陈新华说,杭州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坚持把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作为一号工程,聚焦产业抓创新,抓住人工智能科技和产业领域发展机遇,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中政策努力打造全球一流的人工智能研究所。
大数据、云计算是实现产业化的基础。去年,浙江省唯一经省政府批准的大数据交易中心——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在乌镇上线,正是看准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风口,借助浙江丰富的大数据资源、蓬勃的大数据产业,进一步激发数据市场活力,挖掘数据价值,培育发展大数据应用新兴商业模式和新兴业态。
“今年我们将在杭州成立人工智能专项基金,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化的一些项目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义未来,而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是创造未来。”张雪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