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大家都不会陌生,全家、好德……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便利店的身影,曾经,便利店呈现百花齐放之态,然而现在很多便利店却都传出了亏损倒闭的消息。他们有的是资金链断裂,出现裁员欠薪等问题;有的则是宣布停止营业。便利店现在到底怎么了?下面就随厂房出租网的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早在去年7月底,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下称“邻家”)就向供应商发出告知函称,公司于8月1日起停止总部各项业务,并陆续停止门店营业,停业原因是由于公司资金发生问题,目前该公司账户内已无可支配资金。
紧接着2018年11月底,上海全家便利店也身陷囹圄。据媒体报道,曾在上海全家便利店宁波路店、人民广场二店、新金桥广场店三家门店打工的20多名务工人员向黄浦区劳动监察部门求助,称其门店老板人间蒸发、离奇失踪,使他们几个月的工资打了水漂。而除了传出加盟商跑路的消息,邻家便利店还一度涉嫌销售过期食品。
就在传统便利店纷纷传出不利传闻时,自带互联网基因的京东便利店发展也不尽如人意。按照刘强东的计划,京东便利店在2018年底前要每天新开1000家,每隔300米就有一个京东便利店。就在“五年开100万家便利店”的豪言壮语仍在耳边回荡之时,2018年下半年京东便利店就传出了倒闭的消息。
此前,在我国振兴实体经济、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大背景之下,便利店行业迎来了开店潮。互联网企业、电商巨头的入局,更是将便利店推上风口。而今便利店风光不再,甚至流露出了落寞的意味,这是为什么?
“扩张太快是便利店的通病。”零售业分析师王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比如,成立于2015年的邻家便利店在3年内总共开了168家店铺,其中大部分是直营,而且主要开在市中心,这使得便利店的成本过高,从而陷入亏损境地。无独有偶,京东便利店也开得十分密集,而且还是在人流量有限的三四线城市,如此一来,自然难以盈利。
陷入融资危机也是便利店折戟零售业战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此前有媒体报道,邻家的一部分资金来自P2P金融,这种融资虽然在短期内发展迅速,却也埋下了祸根,容易引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需要警惕的是,许多便利店也有相似的问题。比如全时便利店也一度陷入了“因P2P爆雷关店”的传闻。
除此之外,资本从狂热到理性也催生了便利店的“洗牌潮”。仅2018年上半年,就有西安每一天、见福、131、today、邻几等便利店获得投资;到了下半年,便利蜂、好邻居也获得了资本加码。据统计,从2017年至今,便利店行业融资已达60余起,资金涌入超过80亿元。在资本的加持下,一些初创便利店品牌舍命狂奔。然而一旦资本撤离,恢复理性,这些便利店就难免遭遇资金链断裂的结局。
如何自救
在零售行业,便利店可谓近两年的一个大风口。报告显示,2017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到23%,市场超过10万家门店,GMV达到1900亿元,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双双增长。然而,面对近来的倒闭关店潮,便利店又该如何自救呢?
王鑫认为,作为一种线下业态,便利店属于重资产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就是投入高、战线长、回款慢,仅仅是门店升级一项就要花费大量资金。因此,便利店保持稳定的资金链条非常重要。若资金链断裂,店铺的正向循环模式就会被打乱,轻则断货重则关店。
据《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便利店的房租成本上升了18%,人工成本上升了12%,水电成本上升了6.9%。作为一种运营成本极高的零售业态,便利店若管控不完善,或无法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则将会出现盈利困难的境况。
除此之外,国内便利店的商业模式也亟待改进。与日本等发达市场相比,国内便利店加盟比例仍存在较大差距。据《2018中国便利店报告》披露,国内近4成企业尚未开展加盟,加盟管理较为松散。相比之下,日本罗森、全家、7-11加盟店占比分别为95%、97%和98%。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加拿大Ad-vantage国际咨询集团中国区CEO高云飞表示,便利店如果想实现规模化盈利,还得靠加盟体系,否则在运营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没有大量资本推动,便利店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更重要的是,在新零售的大背景下,便利店也应打通线上线下,做好数据的打通和对接,实现线上和线下双驱动。有分析指出,在便利店的运营中,数据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周边居民的消费行为等重要信息,其次就是线下的运营效率,即坪效、客单价、货物周转率等传统零售的关注点。考虑到便利店有庞大的流动人群作为数字化入口,那么未来如何盘活线上线下的会员资源,并与其他的平台做一些对接,便成为便利店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
有分析指出,做便利店生意需要有温度,一是产品的温度,二是服务的温度。没有服务没有产品,就没办法竞争。从业态升级角度来看,国内便利店的单店销售、利润水平与国际领先企业差距仍然较大。因此,如何提高效率、迅速完成迭代升级,也成为便利店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传统零售的一种,便利店需要时间的打磨。尽管资本曾热情高涨,尽管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却仍有不少便利店轰然倒闭,给资本和行业泼了一盆冷水。正如大浪淘沙,便利店也正迎来一轮洗牌。只有那些实力过硬、经营有道的企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