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的意见》,目标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0家智能车间,创建50家左右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试点创建10家左右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下面厂房出租网的小编就带大家全方位解析江苏智能制造发展。
走在静谧富庶的苏南小镇江阴,经纬交织的宽阔马路间,一座座现代化工厂交错林立。改革开放40年间,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给小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一场“智”造旋风正重塑着这里制造业的方方面面。
赛马场、美术馆、商学院……小镇上,在以做面料、服饰起家的海澜集团,偌大的厂房内已看不见一台纺织机。高速流转的产品分拣线上,每件成衣自带“身份信息”,根据后台大数据产生的“指令”,自动“滑”到相应道口,“走向”不同门店。
只抓两端,即设计研发和终端管理,将生产环节全部外包,成为这家“30岁”制造企业的全新选择。这也成为无数江苏制造企业奋力转型的小小缩影。
传统制造走向创新
改革开放40年间,苏南地区见证了乡镇企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传统制造在这里走过了“光荣与梦想”,也经历了“转型之痛”。如今,江苏制造正在改变“代工”“贴牌”的标签,渐渐走上自主创新的品牌之路。
从经营困难的校办工厂,到如今欧、美、中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婴儿车品牌,好孩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宋郑还在企业的展厅内,介绍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根本性改变。
好孩子集团展厅
位于昆山市陆家镇的好孩子集团展厅,各种极富设计感婴童产品琳琅满目。设计,一直都是好孩子的拿手好戏,自2010年至今,已拿下26个素有“国际工业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奖”。与“红点奖”齐名的“iF”至尊金奖、中国工业设计界最高奖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等也被收入囊中。
宋郑还认为,企业能走到今天,正是因为“走上研发创新的不归路”。
“要做就做世界上没有的产品。”宋郑还说,截至目前,“好孩子”累计创造专利9200余项,相当于竞争对手前五名的总和;主持或参与制定(修订)中国国家标准25项,美国、欧洲及日本国外标准118项。
如今,以传统制造起家的江苏企业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转型。转型而不转行,以创新突围,成为企业制胜“新高地”的法宝。
“围绕主业深耕,宽度一厘米,深度一公里。”海澜集团副总裁江南认为,服装产业并不是“走到末路”,而是亟待转型价值链两端。
江南介绍说,通过将大数据引入服装行业,目前集团出品的每件服饰都自带“ID”,通过后台系统,每件衣服的试穿频次和“冷热”程度会自动进行信息分拣,从而调整全国各门店销售配比,并用于指导新一季的服饰设计。通过附加值的提升,企业实现了在服装业“寒冬”中的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瞄准高端产业链
说到江苏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不能不说到徐工。作为老牌的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徐工从革命战争的硝烟中走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的创新发展,徐工开启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与世界全面竞争的新时代。“自主创新是徐工发展的命脉。”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民说。
徐工220吨汽车起重机底盘生产线是全球最大的汽车起重机底盘生产线,在这条近160米长的柔性生产线上,一台台汽车起重机底盘正在组装,每25分钟便有一台汽车起重机底盘产品下线。
徐工液压件阀智能生产车间
图为徐工液压件阀智能生产车间。液压阀作为高端控制元件,其产品力更将对徐工核心零部件的整体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液压件阀智能生产车间”作为2017年首批入选“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的生产线,不仅是打造工程机械“两化融合”的先进示范,更体现出徐工进军高端液压元件的决心。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看这条外观上并无特殊之处的生产线,创造了多个"第一":产量全世界第一,出口量全世界第一,生产出全球最大吨位1600吨汽车起重机底盘。”徐工集团起重机事业部副总经理单增海介绍说,这条生产线通过信息化生产,工位实行自动化保障,采用智能化工具在线检测装配质量,产品一次性合格率达99.6%,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王民介绍说,徐工是代表中国装备制造的大国重器,多年来,始终把目光瞄准高端价值链,不断推动“智造”升级,正向跻身全球前三强的“珠峰登顶”的目标迈进。
东风悦达起亚是中国加入WTO后首个重组的中外合资汽车生产企业,16年来,实现了无数次的蜕变和跨越,年产销从2万台跃升到65万台,成为江苏汽车制造业的代表。
在东风悦达起亚盐城第三工厂,偌大的生产车间,一眼看不到尽头,汽车从普通的钢板“进去”,到整车成品“出来”,全部在这里完成。在这里,汽车生产装配基本实现机器人生产,寥寥无几的工人只是在智能控制台前“监控”机器人生产。
东风悦达起亚战略企划部部长王丽萍说,第三工厂是江苏省首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厂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水平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
在江苏,近年来“机器换人”的热潮正在大大小小的工厂铺开。一场智能化浪潮,正在江苏各地掀起。这背后,也孕育了一批研发数字化智能方案的“耕耘者”。
在苏州博众精工的公司展厅内,一条“迷你”智能化生产线清晰地展陈着一只只“定制化”鼠标的从无到有。从下单到成品出产仅需4分钟,轻载机械手全程代替手工操作。通过手机扫码下单,客户可以通过二维码在线查询订单状况,“跟踪”鼠标制作的全流程。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成立于吴江开发区,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装备研发、设计、生产,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多年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耕细作,博众是国内率先能为客户提供工业4.0智能工厂软硬件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其中在电子产品智能装配装备这一细分市场份额近年来稳居三甲。
“人口红利消失很快,自动化的需求迫在眉睫。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技术红利代替人口红利。”该公司副总裁杨愉强介绍,目前公司出产的智能化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可达到90%以上,成品率超过99%,节省了以往80%的人工。
经过17年的发展,该公司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从原来的单机自动化设备到智能流水线,再到智能工厂、服务型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在智能化及信息化上取得了巨大突破。从依赖进口到走向出口,“中国制造”的智能化生产线从这里逐渐走向全球。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做出来。”杨愉强介绍,公司每年营收的10%以上都重新投入研发,目前超过1100名研发工程师成为公司的“核心资源”。
博众精工的发展成为江苏智能工业发展的缩影。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认为,江苏制造企业正在从模仿性创新走向原始创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不断重塑着江苏制造的竞争力。新一轮的原始创新能否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