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土地百科>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关键技术试验示范
我要发布 我要推广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自建厂房厂房出租厂房租赁工业厂房工业厂房购买厂房结构厂房结构厂房出租厂房厂房出售厂房出售厂房设计出租厂房厂房验收厂房转让洁净厂房厂房造价厂房招租独院厂房丙类厂房厂房租金厂房拆迁净化厂房二手厂房园区厂房厂房规范简易厂房办公厂房厂房结构求租厂房
相关推荐
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关键技术试验示范
发布日期: 2018-11-30     查看:3459

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关键技术试验示范_土地整理

  一、项目总体目标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提升我国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保障长江上游地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关键技术试验示范”重点项目。本项目针对长江上游坡耕地量大面广、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低,抵御季节性干旱等自然灾害能力差,严重制约区域特别是山区农村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以及现有国家土地整治和生态建设工程存在的主要技术瓶颈问题,集成研发造价低、效益高、适应山区农业机械化和易于推广的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关键支撑技术,建设三峡库区、川中丘陵区、横断山民族聚居区、云贵高原岩溶区和秦巴山区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构建长江上游山区坡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与人才培养基地,为保护培育长江上游耕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保障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山区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长江上游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项目课题设置

  本项目围绕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的关键问题,如微地形改造技术、基础设施配套技术、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等设置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课题3个,根据长江上游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坡耕地类型、土地退化与水土流失特征、农业结构现状与国家生态建设目标,设置典型区域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类课题5个。具体包括:

  (一)共性技术研究

  课题1、调水保土的坡耕地微地形改造技术研究

  课题2、坡地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设施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3、坡地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二)典型区域技术集成与示范

  课题4、三峡库区陡坡耕地整治和生态农业

  课题5、川中丘陵区坡耕地整治和农林结构优化

  课题6、横断山民族聚居区坡耕地植物篱建设与特色生物资源开发

  课题7、云贵高原岩溶山地石漠化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

  课题8、秦巴山区坡耕地整治和高效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

  三、经费预算

  项目总经费80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4000万元,课题承担单位按课题国拨经费数1:1提供配套资金。

  四、项目实施期限

  本项目实施期限为3年(2008.01-2010.12)。

  五、申请管理

  1、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组织实施。

  2、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遵循“公开申报、统一评审、优势优先”的原则,以“公开发布、自愿申报、专家评审、择优选择”方式评审择优选择并落实优势承担单位。

  六、申请资格

  (一)申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5个法人单位。

  2、共性关键技术课题申请单位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主,技术示范课题申请单位须依托于相关国家工程项目实施区域。

  3、课题申报必须以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为申请单元。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或所属部门科技(科教)司审定后,进行申报。

  4、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

  5、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6、成果查新证明须由有资质的国家或部省级查新单位出具。

  (二)申请负责人的条件和要求

  1、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以上职称,并有固定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年龄不超过60周岁(截止到2008年3月31日),从事相关研究或技术开发五年以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好的科研课题组织能力,无不良科研行为,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2、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课题负责人同期只能主持一项国家主要科技计划(包括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等)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主要科技计划课题数(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不得超过两项。

  3、对所申请课题的研究内容、国内外动态、技术路线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申请人所在单位与主要合作单位必须具备完成课题科技支撑任务所需的必要条件。

  4、已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但未按期完成任务、未经验收、项目执行不好、学风不良的课题负责人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本项目的课题。

  经形式审查,申请单位或申请负责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

  七、申请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申请文件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同时附上电子版,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超出课题申报指南范围的课题申报将不予受理。

  2、申请文件构成:

  (1)申请函

  (2)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3)课题申请书

  (4)课题预算申报书

  (5)有关附件(申请单位承诺函;申请单位资信证明;申请单位自筹资金保证书;联合申请合作协议;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申请材料一览表。)

  3、课题预算申报书须申报单位从网上注册填报,并从网上打印后单独装订,与相关申报材料一并提交。课题预算要求按照《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概算和课题预算编报指南》编制,具体见科技部网站http://finance.most.gov.cn。

  5、申请文件一式20份,正本1份,副本19份,光盘二份,在每份申请书上要注明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分别封装并在封面上注明。一旦正本和副本不符,则以正本为准。

  6、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必须根据《课题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申请指南》从科技部网站(www.most.gov.cn)或中国科学院网站(www.cas.ac.cn)上直接下载。

  7、寄送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2008年5月4日16:00时整。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面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邮寄时间以北京(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                邮局签收日为准。项目组织单位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

  寄送地点: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生态与环境处(邮编100864)

  联系人:周桔,杨萍,庄绪亮

  联系电话:010-68597540,68597573

  八、课题管理

  1、经专家评审、择优选定课题承担单位,按项目管理要求签订“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

  2、按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对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国拨经费将根据每个课题进展情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承担单位。

  3、课题执行期间,将组织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对未按合同执行,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的课题,管理部门有权终止合同。

  4、课题完成后,将对课题进行评估和验收。

  第二章 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共性技术研究

  针对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和坡地农业存在的共性问题,研发集成的共性技术,为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示范提供技术支撑。

  课题1、调水保土的坡耕地微地形改造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针对长江上游坡耕地土壤流失的主要特点,研发调水保土的坡耕地微地形改造技术,形成低成本、效益高、操作简便和农民乐意接受的技术体系。

  2、研究内容

  (1)“大横坡+小顺坡”坡地耕作技术

  利用实际观测和理论计算等方法确定不同坡面情况下细沟侵蚀发生临界坡长,研究并科学设计“大横坡+小顺坡”的耕作技术与方案,以高效、精准地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土地退化。

  (2)地埂植物篱构建与经济植物品种筛选技术

  在调查现有地埂植物篱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科学设计地埂植物篱建设方案,筛选植物篱品种。

  (3)陡坡耕地“坡式梯田+坡面水系”技术体系

  在调查现有“坡式梯田+坡面水系”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制定适用于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陡坡耕地的“坡式梯田+坡面水系”技术体系,建立实体模式。

  3、考核指标

  提出“调水保土的坡耕地微地形改造”技术体系和“坡式梯田+植物篱”、“坡式梯田+坡面水系”和“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技术的模式;坡耕地整治关键技术1项,申请专利2~4项;发表论文25~30篇,出版专著1部;培养县、乡农业、水保部门科技人员300人、培训群众500人次以上。

  4、经费预算

  本课题拟安排总经费116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580万元,配套经费不低于580万元。

  课题2、坡地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设施配套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研发设计适合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坡耕地田间道路,和解决长江上游坡地旱、洪涝灾害问题的沟、池坡面水系,形成支撑坡地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体系。

  2、研究内容

  (1)坡面径流调控的工程配套技术

  在总结现有坡地径流调控工程的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提出长江上游山区坡地径流调控工程技术体系。

  (2)坡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配套技术

  根据坡地坡度和农用机械性能,提出坡地田间道路工程的技术规程,编制技术手册。并根据自然条件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长江上游不同地区田间道路设计标准。

  3、考核指标

  提出“支撑坡地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设施配套”技术体系和“坡面径流调控的工程配套技术”和“坡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配套技术”模式,申请专利2项;发表论文10~12篇,重大咨询报告2份;培养县、乡农业、水保部门科技人员200人、培训群众400人次以上。

  4、经费预算

  本课题拟安排总经费9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450万元,配套经费不低于450万元。

  课题3、坡地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1、研究目标

  针对坡耕地土壤退化特点,集成研发黄壤、紫色土等退化坡地土壤肥力恢复与重建技术、高效利用水热资源的坡地粮经作物高产技术、山区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为坡地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和种植管理提供优化模式和关键技术支撑,增加作物产量,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和经济林果,增加群众收入。

  2、研究内容

  (1)退化坡地土壤肥力恢复与重建技术

  集成研发坡地“深耕+聚土”与少耕免耕保土技术;秸秆就地堆肥及沼液沼渣还田土壤培肥技术;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生土熟化技术。

  (2)坡地节水抗旱耕作技术

  在总结现有坡地节水抗旱耕作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优化、筛选、提出长江上游五个典型区的坡地节水抗旱耕作技术体系。

  (3)高效利用水热资源的坡地粮经作物高产技术

  依据作物光、热、水需求特性,筛选适宜不同区域的坡地大宗粮食与经济作物,配置与水热环境协调的坡地农业结构,集成研发坡地间套种植、高光效带状种植、多熟栽培等高产技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作物产量的稳产种植模式。

  (4)山区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

  筛选适宜长江上游坡耕地的特色农作物和经济林果品种;研发坡地立体种植、复合农林技术和高产优质林果管理技术,集成特色农产品无公害种植技术;编制山区特色优质农产品和经济林果的栽培与管理技术体系。

  3、考核指标

  提出退化坡地土地生产力保育技术体系;提出坡地抗旱关键技术1项,申请专利5~8项;提出三峡库区、川中丘陵区、横断山高寒山区和横断山干热河谷区坡地粮经作物高产稳产种植模式及相关配套技术体系;提出山区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4项;重大咨询报告1份;申请专利3项;发表论文15~20篇;培养县、乡农业、水保部门科技人员400人、培训群众600人次以上。

  4、经费预算

  本课题拟安排总经费9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450万元,配套经费不低于450万元。

  二、典型区域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基于长江上游地区不同自然条件以及坡耕地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典型区域的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课题4、三峡库区陡坡耕地整治和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

  1、研究目标

  针对三峡库区陡坡耕地面积广,地形落差大和人口密度高等特点,集成陡坡耕地微地形改造、坡地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和坡地作物高产高效等关键技术,建设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2、研究内容

  (1)“坡式梯田+地埂经济植物篱”技术研究与示范

  集成研发不同坡度、土壤的坡式梯田和不同种类地埂植物篱的建设和管理技术,制订相关技术规程。建设“坡式梯田+地埂经济植物篱”示范基地,为库区大面积陡坡耕地整治提供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农业实体模式。

  (2)坡地农业机械化的田间道路和微水工程技术研究与示范

  在调查研究三峡库区现有坡地田间道路和坡面水系工程的基础上,集成坡地农业机械化的路、沟、池配套技术,建设示范工程。

  (3)库岸立体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

  根据三峡库区库岸环境和农业生产现状,集成坡地粮经作物高产种植技术和土壤肥力恢复与重建技术,建立三峡库区库岸立体生态农业实体模式并示范推广。

  3、考核指标

  提出陡坡耕地“坡式梯田+地埂经济植物篱”、“适合坡地农业机械化的路、沟、池配套”技术规程;建设三峡库区库岸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基地3000亩、示范推广150000亩,年增直接经济效益760万元;陡坡耕地土壤流失量减少50%以上;重大咨询报告1份;申请专利4项;发表论文12~15篇;培养县、乡农业、水保部门科技人员800人、培训群众2000人次以上。

  4、经费预算

  本课题拟安排总经费11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550万元,配套经费不低于550万元。

  课题5、川中丘陵区坡耕地整治和农林结构优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1、研究目标

  集成紫色土坡耕地整治、肥力恢复,坡面水系与田间机械化道路建设及小流域农林结构优化的技术,为川中丘陵区21世纪新农村建设提供高效、可持续的坡地生态农业模式,建立试验示范区。

  2、研究内容

  (1)退化紫色土坡耕地肥力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集成以土层增厚、有机质提高为核心的退化紫色土恢复与重建技术,建立实体模式,进行示范推广。

  (2)坡耕地水土保持与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集成坡地农业机械化的路、沟、池配套技术,大幅度提高川中丘陵区雨养坡地农业的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建设示范工程。

  (3)小流域农林水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分析现有小流域农林水复合系统结构、功能和效益,提出小流域农林水的合理配置方案,集成坡顶低效林结构调整与优化,坡耕地水土保持与粮、经、饲弹性种植,村落污水净化技术,建设农林水复合生态示范小流域。

  3、考核指标

  提出退化紫色土坡耕地肥力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提出农林水复合生态小流域模式;建设示范基地8000亩,示范推广200000亩,年增产值1000万元;重大咨询报告1份;申请专利2项;发表论文10~15篇;培养县、乡农业、水保部门科技人员500人,培训群众2000人次以上。

  4、经费预算

  本课题拟安排总经费11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550万元,配套经费不低于550万元。

  课题6、横断山民族聚居区坡耕地植物篱建设与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及示范

  1、研究目标

  针对横断山民族聚居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水土保持和农业投入人力物力较少以及少数民族广种薄收的习俗等特点,引导农民优化天然植物篱和建设人工经济植物篱,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持土地生产力,形成一种特殊的农林复合模式。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也是无污染的有机产品,研发、集成特色生物资源的种植技术,进行示范推广,促进民族山区经济发展。

  2、研究内容

  (1)坡地植物篱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与示范

  选择适宜的植物篱品种,进行植物篱结构和功能优化配置,完善种植管理技术,提出高效经济植物篱建设方案,建设示范区。

  (2)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示范

  选配小桐子等生物质能源替代品、油玫瑰等高档香料植物、药用植物(如重楼、云木香、秦艽、珠子参等)和山区特色经济林果(板栗、核桃等),集成完善相关栽培管理技术,建立示范基地并应用推广。

  (3)山地森林农业和民族生态农业结构优化与示范

  根据立地条件,提出不同垂直带谱的山地生态农业结构优化方案,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在坡耕地上进行“薪柴林+药用植物”和“粮食作物+饲料林” ,在陡坡地和边际土地上种植“树篱式”木本植物。研发、集成特色传统农作物(如荞麦、青稞、土豆、薏仁米等)的种植技术,建设示范推广区。

  3、考核指标

  提出坡地植物篱优化配置方案及其技术规程;筛选特色生物资源品种5~10个;建设山地森林农业和民族生态农业实体模式;建设示范基地6000亩,示范推广100000亩。年增直接经济效益530万元;申请专利3项;发表论文8~12篇;重大咨询报告1份;培养少数民族山区县、乡基层科技人员800人、培训群众4000人次以上。

  4、经费预算

  本课题拟安排总经费114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570万元,配套经费不低于570万元。

  课题7、云贵高原岩溶山地石漠化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

  1、研究目标

  云贵高原岩溶坡地土层薄,成土速率低,坡耕地土壤流失量超过容许土壤流失量,石漠化严重。石漠化坡耕地土壤肥力低,含蓄水分能力差,易遭旱害,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根据石漠化坡耕地土壤地下漏失严重和降水丰沛的特点, 集成坡式梯田整治技术和岩溶坡地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建立实体模式,建设示范区。

  2、研究内容

  (1)石漠化坡耕地坡式梯田整治技术

  在调查、总结现有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石漠化坡耕地土壤地面流失和地下漏失的特点,集成石坎和植物篱两种坡式梯田的建设技术,制订技术规程,建立示范区。

  (2)岩溶坡地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与示范

  主要采用微水工程技术,蓄集坡地径流,灌溉下部农田。种植葡萄、花卉、花椒等高值经济植物。集成微水工程和作物栽培相关技术,建设示范区。

  (3)退耕还林地特色木本植物种植技术与示范

  集成用材林和经济林建设管理技术,恢复强烈石漠化退耕地的植被;集成黄壤坡地茶园等经济林果种植与管理技术,促进高海拔石漠化岩溶坡地的退耕还林。建设示范推广区。

  3、考核指标

  提出石漠化坡耕地坡式梯田建设技术与模式;提出岩溶坡地的微水工程技术与模式;提出退耕还林地特色木本植物种植技术与模式;建设示范基地3000亩,示范推广70000亩,年增直接经济效益360万元;重大咨询报告1份;申请专利2项;发表论文12~15篇;培养县、乡农业、水保部门科技人员400人、培训群众1000人次以上。

  4、经费预算

  本课题拟安排总经费9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450万元,配套经费不低于450万元。

  课题8、秦巴山区坡耕地整治和高效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

  1、研究目标

  针对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水土流失特点,集成“坡式梯田+植物篱”、“微型水利工程”、“作物高产种植技术”和“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等关键技术,建立坡耕地整治和高效生态农业技术集成的实体模式,建设示范区。

  2、研究内容

  (1)湿润黄土坡耕地“植物篱+坡式梯田”整治技术示范

  针对秦巴山地气候湿润,黄土坡地土埂、石坎水平梯田易变形垮塌,水毁严重的问题,集成“坡式梯田+植物篱” 坡地整治和地埂经济植物篱建设技术,建设黄土坡地“坡式梯田+地埂经济植物篱”示范基地并推广。

  (2)微型冲积扇坡耕地整治与高效利用技术示范

  针对白龙江干旱河谷泥石流冲积扇坡耕地土壤水缺乏的问题,集成河谷泥石流冲积扇坡耕地灌溉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立示范区。

  (3)石质陡坡退耕地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示范

  利用秦巴山区中药材和经济林果的资源优势,筛选优良品种,集成优质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建立示范样板,形成规模发展,增加群众收入,促进退耕还林。

  3、考核指标

  提出湿润黄土坡耕地“植物篱+坡式梯田”整治技术与模式;提出泥石流冲积扇坡耕地整治与高效利用技术与模式;提出石质陡坡退耕地中药材与经济林果种植技术与模式;建设示范基地3000亩,示范推广30000亩,年增直接经济效益360万元;重大咨询报告1份;申请专利2项;发表论文10~12篇;培养县、乡农业、水保部门科技人员300人、培训群众1000人次以上。

  4、经费预算

  本课题拟安排总经费8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400万元,配套经费不低于400万元。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人:土地出售 标签: 上海土地 江苏土地 浙江土地

温馨提示: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