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土地规划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我市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市应长期坚持的土地利用方针。
为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协调各业间的用地矛盾,促进我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发[1997]1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和[1997]国土(规)字第100号《关于认真做好土地总体规划编制、修改和实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按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的规定,特编制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它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规划目标,在土地供需预测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制定全市各类用地指标,并将土地利用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办事处;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护的分阶段任务;划定土地利用区,并确定各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划,拟定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
《铜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铜仁市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纲要》为主要依据,以1996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规划年,并展望到2030年。
一、基本情况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角,沅水上游的锦江河畔,地理座标为东经108°50′—109°29′,北纬27°26′—27°53′。市境南北宽48公里,东西长63公里。东邻湖南省凤凰县、芷江县,南与万山特区、玉屏县、岑巩县接壤,西与江口县毗邻,北靠松桃县。
全市共辖12个乡(镇),4个办事处,150个村委会,1500个村民组。1996年全市总人口30.34万人,基中农业人口22.2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3.40%,非农业人口8.0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6.60%;全市土地总面积1514.0836平方公里,占铜仁地区土地总面积的8.40%;人口密度为200.38人/平方公里,人均土地0.50公顷(7.5亩),人均耕地0.14公顷(折2.1亩,含>25°以上坡度的坡耕地在内),森林覆盖率36.42%。
1、自然条件
本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武陵山脉中段。地貌构成上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全市地势四周高,中部低,锦江河流从中部穿过。市区三面环水,地形南北高,逐渐向锦江河谷倾斜。最高海拔1142米(米公山),最低海拔205米(漾头施滩),相对高差937米。市内一般高差在300—500米之前,溪、河两岸常在700米左右。
本市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区,春暖秋凉,夏热冬冷,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0~16.9℃,绝对最高温度42.5℃,是贵州省的三大高温区之一。大于10℃的年积温在4200—5300度之前,无霜期平匀为280—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171.4小时,占可照数的1200~140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4—8月份,降水的季节与年际变化较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河长10公里以上的干支流有22条,河流总长度447.3公里,河网密度28.8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河网平均密度的1.684倍。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1.4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经流量为8.66亿立方米,地下水2.78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锦江及其支流谢桥河、小江河、石竹河、瓦屋河、三寨河等。
全市土壤共有5个土类、17个亚类,46个土属,108个土种。主要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石灰土、潮土、水稻土。其中以红壤面积最大,黄壤次之。
全市矿产资源有汞、钾、磷、钼、钒、铅锌、铁、锰、锑、铀等10余种,已开采的有汞、磷、钒、铅、石灰石和白云砂。其中含甸 页岩储量最大,G1级达1299万吨,氧化钾(K2O)含量为12%。
我市自然风景得天独厚,群山环抱,两江汇流,它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赢得“贵州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称赞。位于市区18公里处的九龙洞是贵州省的十大自然风景区之一;发源于梵净山的锦江河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锦江水山甲桂林”之美称。
2、社会经济条件
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6006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1244万元,占35.37%;第二产业17805万元,占29.64%;第三产业21017万元,占34.9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36元。
1996年粮食总产量111065吨,油菜5936吨,烤烟174吨,花生4193吨,水果1807吨,茶叶8吨。除烤烟和茶叶外,其余农产品均以满足本市需求为主,商品率较低。全市工业生产涉及冶金、电力、化学、机械、建筑、建材、森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文化用品等行业,主要以电力、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轻工业为主体。从经济类型看,主要以全民所有制企业为主体,规模较小。由于受到资源、资金和技术的的制约,工业生产虽有一定基础,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全市公路总长442公里,其中道养里程81.5公里,群养里程182公里,简易公里134.5公里。201和302省道线是我市的主要运输通管。除公路运输外,另有内河航运45公里,载船吨位为5—30吨。96年度全市16个乡(镇),除六龙山、和平两乡外,其余乡(镇)、办事处都通了客车,通车的行政村有110个,占全市总村数的73.3%。由于大多数公路路况较差,客货运转效率较低。
作为铜仁地区行署驻地的我市,是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利,城镇化基础好,工业门类较齐全,工业生产有一定基础,商业也较为发达。但我市为湘、黔、川过境山区,地处黔中、湘中、川南、桂北几个经济相对发达区的辐射空档地带,经济的区域联系比较薄弱,失去了经济发展的 依托和广阔的外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不利,综合基础条件差,辐射力和吸引力还很不够,我市作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的速度还较缓慢,改革开放的力度还不足。
二、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针
(一)、2010年土地利用总目标:
2010年土地利用总目标是:基本消除过去不合理开发土地所造成的危害,初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计划地合理利用,使用地结构趋于合理,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保护取得初步成效,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有较大提高,人均耕地保持在0.12公顷,土地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土地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实现以上总目标的具体做法:
1、把耕地面积稳定在4.2万公顷,力争使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并划定37360.7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保护必须的耕地。通过增加投入提高集约化程度和土地生产力来保证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在粮食自给的基础上发展商品粮食生产,力争使35万人口(预测数)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2、实现将坡耕地退耕还林200.00公顷,提高经济林用地比例。加强抚育使1923.60公顷未成林地成林,更新改造115.58公顷迹地,通过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使灌木林和蔬林地向有林地转变,改变林地内部结构,挖掘林地内部生产潜力。
3、开发改良天然草地,建设人工草场,提高草地载畜量,开辟饲料资源,发展饲料加工业,提高畜产品产量和产值以满足市场需求。
4、城乡建设、独立工矿、交通、水利规划用地1940.29公顷,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533.33公顷以内。
5、新开垦耕地1299.28公顷,整理复垦耕地138.89公顷,坡改梯993.79公顷,改造整治中低产田土26949.71公顷。
为了实现上述土地利用的规划目标,近期规划任务的具体指标如下:
将坡耕地退耕还林90.00公顷,坡改梯695.65公顷,改造整治中低产田土13474.86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新增加耕地138.89公顷,新开垦耕地486.54公顷,不再出现新的灾毁耕地。非农业建设用地规模为1013.89公顷,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368.07公顷以内。
各类建设的控制指标为:城镇用地138.51公顷,占用耕地111.28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237.06公顷,占用耕地100.92公顷;独立工矿用地11.41公顷,占用耕地8.00公顷;交通用地579.15公顷,占用耕地111.39公顷;水利用地47.76公顷,占用耕地36.48公顷。
(二)2030年土地利用展望
2030年土地利用长远目标是:建立起适应于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化利用,土地利用集约化达到较高水平,充分发挥土地的资源和资产双重职能,土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增长,土地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实现以上长远目标的具体做法是:
1、 保护利用好必需的耕地,停耕不宜利用的坡耕地(25度以上),基本上不再扩耕,提高耕地改造程度,走高度集约化经营路子。
2、 综合开发利用各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林业生产以用材林地,防护林地为主体,实现木材需求自给,同时高起点开发经济林地进行区域化布局,建立商品生产基地。畜牧业从农区天然放牧为主转向以开发利用草地资源适度规模经营的饲料加工业为重点。充分利用河流、水库及坑塘水面发展渔业生产,建立淡水渔业养殖基地。
3、 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确保工业及人民生活对能源的需求,彻底解决农村能源需求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压力。
4、 城镇和乡村建设用地以内部改造和挖潜为主,在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保证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独立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
(三)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
为振兴和发展我市经济,实现《铜仁市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战略目标,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土地利用的方针是:
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生产力和利用率的前提下,稳定必须的耕地面积,确保粮食生产用地;大力开发非耕地资源发展林牧业及相关产业;在非农业建设上重点保证能源,原材料工业,交通和水利用地,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乡镇名称 | 城镇 | 农村居民点 | 独立工矿 | 交 通 | ||||
总面积 | 耕 地 | 总面积 | 耕 地 | 总面积 | 耕 地 | 总面积 | 耕 地 | |
环北办事处 | 75.33 | 52.84 | 34.84 | 12.62 | 5.34 | 2.87 | 249.72 | 54.45 |
河西办事处 | 41.33 | 29.74 | 23.17 | 8.51 | 13.34 | 83.24 | 9.21 | |
谢桥办事处 | 33.33 | 24.58 | 23.91 | 9.28 | 1.34 | 106.71 | 17.63 | |
漾 头 镇 | 7.27 | 2.57 | 14.91 | 5.27 | 3.33 | 152.60 | 23.78 | |
云场坪镇 | 2.76 | 1.17 | 0.67 | 2.14 | 0.38 | |||
川硐镇 | 4.41 | 1.98 | 20.65 | 7.58 | 155.81 | 28.76 | ||
坝黄镇 | 5.51 | 3.24 | 68.01 | 24.84 | 36.28 | 6.90 | ||
茶店镇 | 3.20 | 1.08 | 22.94 | 8.95 | 1.33 | 0.92 | 113.12 | 19.17 |
桐木坪乡 | 15.20 | 5.41 | 3.20 | 0.77 | ||||
鱼塘乡 | 36.01 | 13.45 | 100.31 | 15.53 | ||||
大坪乡 | 37.14 | 13.43 | 41.62 | 5.75 | ||||
和平乡 | 41.29 | 15.50 | 132.33 | 23.77 | ||||
滑石乡 | 31.73 | 11.88 | 4.27 | 0.84 | ||||
瓦屋乡 | 15.78 | 5.88 | 55.49 | 6.52 | ||||
六龙山乡 | 9.52 | 3.20 | 50.16 | 2.45 | ||||
合 计 | 173.14 | 117.20 | 395.10 | 145.80 | 25.35 | 14.31 | 1287.00 | 21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