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是很多企业家的梦想,随着新股发行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筹备上市,希望拿到资本市场的入场券。而在中国,各行各业的龙头公司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当然,华为和老干妈等企业是例外,它们虽然没有上市,但公司的规模和影响力已远超大部分上市公司。下面厂房出租网的小编就带大家来详细了解一下境内外上市的区别?
从上市地区划分,上市可以大致分为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
境内上市:可以选择的就三个市场,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新三板和四板都属于挂牌,不属于上市,所以原则上不提。
境外上市:可选择的地区就多了,比较有名的有美国纽交所、纳斯达克、泛欧、香港(香港在领土上属于中国,不过从上市角度来看,香港联交所属于境外上市)、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以及法兰克福交易所等世界知名交易所。
那么,公司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有什么区别呢?
市盈率不同
我国重新启动IPO以来,境内资本市场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5倍,是境外资本市场的2—3倍。
这意味着企业发行同样数量的股份,在境内资本市场可以募集到境外资本市场2—3倍的资金,如发行一定数量的股票,在境内证券市场能够募集10亿元资金,在境外证券市场只能募集到3—4亿元的资金。市盈率高,同样一只股票在国外成交的价格要远远低于国内的股票价格,能让上市公司发行同样的股份得到融资更多。而境外上市通常市盈率较低。
上市的制度不同
境内上市是核准制,上市的企业都要经过中国证监会的核查,上市很多规定不好把握,企业上市门槛高。境外上市是注册制,有清晰的法律标准,只要符合上市硬指标向相关部门注册资料就可以上市。
上市费用不同
境内上市虽不容易,但境内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向交易所支付的上市费用等持续费用,远远低于境外市场。在境外市场上市,维护成本高,需要向在当地聘请的信息披露联络人以及财务总监,支付较大金额费用。
据统计,我国深圳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的维护费用约为100万元左右,约为境外其他市场的1/6到1/3之间。目前由于境内上市的市盈率高,所以很多境外上市企业在符合了在境内上市的条件后就会选择回归。回归原因就在于国内成交股票价格高,海外上市的费用高。在纳斯达克、纽交所每年收费高,另外每年的中介费如律师费、会计师的审计费用也高。
盈利要求不同
境内上市对企业盈利要求更高,一些新兴行业,如互联网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等,即便是有持续的盈利,可能也会对盈利模式能否持续产生质疑,包括企业历史沿革、历史中出现的与盈利能力无关的问题也会被纳入关注点。因此在境外上市中不存在的问题在境内可能导致无法上市。
境内证监会、交易所对企业经营的干预多
境内上市的情况下,证监会和交易所易干预企业经营,一些交易行为即便企业董事会、股东会都通过,仍需要经过证监会和交易所的同意。相较这点境外上市的公司有更多的自主性。
财务审核不一致
不管是境内上市还是境外上市,对财务的审核始终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拟上市的企业,有一半都是财务审核不过关。财务审核是规范企业,梳理企业的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对于境外上市和境内上市,需要注意的是,两者是采用不同的财务审核机制,
境内上市,审核的的机制是按照中国现有的会计准则来审核。而对于境外主流资本市场,都是用国际通用会计准则来审核。所以,对于企业来讲,一定不要自己做判断,说自己企业肯定行或者肯定不行。可以找专业的辅导机构,前期尽职调查来给企业判断到底是行还是不行,以及到底是差在哪里的问题。熟悉规则的人,往往能看到问题的源头,而对规则一无所知的,是对判断起不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另外,针对境内外的文化背景、上市成本、融资环境、投资结构、品牌宣传、政策风险的不同,南信君为各位读者整理了一个对比表格,希望对各位企业家有所帮助:
项目
境内上市
境外上市
文化背景
对境内相关的法律法规、办事流程比较熟悉;语言沟通不存在障碍
企业不熟悉境外法律体系,要付出更高的律师费用,并且会面临诉讼风险;文化背景、语言等存在差异,导致交流困难。与投资者信信息沟通不畅,可能造成后续市场不佳。同时因信息沟通不畅及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也使得国内外投资者不能了解企业的投资风险
上市成本
上市初始成本和维护程序较境外相对较低
上市初始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均为境内的数倍
融资环境
境内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更为熟悉和认同,流动性充裕,企业发行市盈率相对较高,融资量大
由于我国的企业市场主要在境内,海外投资者对我国企业不太熟悉,因而企业一般难以较高的价格发行股票,发行市盈率较低,融资规模受限
投资结构
境内交易以散户投资者为主
境外交易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品牌宣传
公司的主要市场,供应商和投资者如果在境内,境内上市有更强的宣传和广告效应
公司的主要市场,供应商和投资者如果在境外,或有意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则在境外主流交易所上市的宣传和广告效应更佳
政策风险
IPO规范性要求较细,审核周期较长,对盈利能力要求较高
要履行的境内外审批程序较多,面临的政策风险较高
综上所述得出建议:
第一,企业选择上市地的核心并不是选择交易所,而是选择企业自己的股东和市场,这样才能使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发展相得益彰。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照境内上市优势因素、境外上市优势因素和优势不明确因素,分析判断在哪里上市更好。要通盘考虑,不能以偏概全。
第二,规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对于一个有志于发展为百年老店的企业来说,规范成本是必须要付出的,而且越早规范,成本越低。一些企业为了逃避规范成本,选择境外上市,在上市之后继续偷税漏税、虚假包装,不但丧失了一次借助上市将财富阳光化、将经营规范化的机会,而且在未来还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并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
第三,上市是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企业要积极听取专家、中介机构等各方面意见,提高判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