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内容摘要
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走中国特色自主立异道路的一面旗帜,在立异驱动发展、转型进级中施展了引领作用,是我国推动“双创”和高新技术工业发展最主要的战略气力。
近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园区立异监测讲演2016》。国家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重要的立异密集区,对其进行立异流动监测是国家立异调查轨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重点园区立异监测讲演2016》基于2014年—2015年统计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国家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立异能力进行了监测。
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走中国特色自主立异道路的一面旗帜,在立异驱动发展、转型进级中施展了引领作用,是我国推动“双创”和高新技术工业发展最主要的战略气力。
一是在稳增长中施展了重要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高新区依然在高基数上保持了较高增长,“十二五”期间,146家国家高新区实现年均增长17.4%,其中有18家年均增速在20%以上。2016年,纳入统计的146家国家高新区出产总值占全国海内出产总值(744127亿元)比重达11.8%,其中42家高新区的园区出产总值占所在城市GDP比重超过20%,22家超过30%,10家超过50%;实缴税费占全国税收收入(130354亿元)的12.0%;出口总额占全国外贸出口(货物及服务出口156648亿元)的比重为18.6%;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3%。国家高新区的规模经济总量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二是已成为中国新兴工业的重要策源地。国家高新区集聚了4.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高企数目的39.4%;海内外上市企业1400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近3800家;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96家诞生于国家高新区,全国131家独角兽企业中有104家在高新区;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404家,超1000亿元的企业10家。形成了以中关村、张江、深圳、杭州等为代表的全球立异高地,诞生了一批以联想、小米、华为、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已成为中国推动“双创”的核心载体。国家高新区是全国立异资源最密集、立异流动最活跃、立异强度最大、立异成果最丰富的区域。全国经存案的众创空间40.5%在国家高新区内。2016年国家高新区新增注册企业达到28.2万家。高新区内企业R&D经费支出达5379.9亿元,占全国企业的44.3%,全部研发投入占出产总值的比重达6.13%,是全国均匀水平的2.9倍。每万名从业职员拥有发明专利219.3件,是全国就业职员均匀水平的9.6倍。技术合同成交额3051.7亿元,占全国26.8%。吸纳1805.9万从业者,其中54.8%为大专以上学历。
四是已成为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高新区开始建设海外孵化器、海外工业园,探索产能合作、技术溢出和成熟模式形成国际辐射。
五是在引领新型产业化、带动城镇化方面作用凸显。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各地依托高新区建设了一批工业科技新城,好比姑苏产业园、成都高新区等都是其中的典范。
2014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立异投入不断加大,立异途径日益丰硕,立异能力不断增强,集成示范与辐射带动效益持续晋升,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农业工业结构调整、带动农夫增收致富以及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施展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是立异投入不断加大,建设了一大批农业科技立异创业平台。园区通过整合国家财政、地方财政、科研单位和企业等资源,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央、重点实验室、校企共建研发中央、农产品检测检修和农产品电商平台等立异载体,以平台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晋升园区立异能力。2014年全年园区投资总额1119亿元,科研经费投入91.5亿元,拥有研发中央数1807个,其中省部级研发中央726个,研发职员数目超过5.4万人,一大批研发平台的建设大幅晋升了园区自主立异能力。
二是孵化培育能力不断增强,培育了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园区围绕区域特色上风工业,通过“园区+公司+农户”、“园区+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家庭农场”等多种模式,构建了完善的技术咨询、信息交流、科技培训、金融服务、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体系,成功引进、孵化培育了一大批现代农业科技企业。截至2014年底,园区引进培育企业总数744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71家,农业科技立异型企业588家,农业上市公司61家,当年在孵企业1144家、毕业企业491家、新增孵化企业369家,园区“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工业竞争力明显晋升。
三是立异产出日益增多,促进了农业工业结构进级。园区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立异体系建设,晋升园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园区通过领办、创办、协办农业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构建服务体系,带动了生物育种、农机装备、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信息服务等农业高新技术工业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区域农业工业结构调整进级。截至2014年底,园区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植物和畜禽水产新品种308项,取得知识产权数4230项,其中专利授权2074项,同比增长150%;超过20家园区拥有地舆标识产品,园区拥有品牌1866个;园区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工业总产值达5378亿元,其中,二三工业产值总和占总产值的83%,实现了农业科技立异创业数目和质量的双赢。
四是集成示范效益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农夫增收致富。园区不断加强核心区与示范基地的合作,充分施展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园区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的推广力度,通过星火基地、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专家大院、科技超市、农技110等多种方式,使园区成为培训农夫科学种养的课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生实习的基地,科技成果转移、推广、使用的试验田。截至2014年底,园区核心区均匀建设面积约2400亩,示范区均匀建成面积为68000亩。示范基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举措措施数目4230项,开展培训2.55万次,带动当地农户人数545万人,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9718元,超过当年全国农夫人均纯收入的99.2%。园区的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上风在示范基地得到放大和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