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将重点扶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未来产业,重点扶持未来产业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那么这一次的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将带来哪些具体利好呢?下面就随厂房出租网的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办经营实体入驻创业陪跑空间的,3年内可享受50平方米以内,最高为3元/平方米/天的补贴。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有人陪跑,而在创业陪跑空间,创业者可以享受资金支持、房租减免、导师辅导、创业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创业者可以少走弯路。”
近日,杭州举行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杭政函〔2018〕81号)。新政策将“小微创业园”更名为“创业陪跑空间”,入驻企业可享受更多的创业扶持政策。
据厂房出租网的小编了解到,新政共5部分21条,10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重点聚焦坚持就业优先,积极拓展就业创业渠道;优化创业环境,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分类精准帮扶,有效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健全服务体系,着力优化就业创业服务;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就业政策落实到位。
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将重点扶持未来产业。什么是未来产业?简单点说就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量子计算……都是推动未来20年全球经济社会变迁的关键产业。
这次就业创业新政中,特别提到,"对从事未来产业领域的创业者,贴息贷款的本金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未来产业领域的小微企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贴息贷款的本金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此外,对入驻经各人力社保部门认定的创业孵化基地的小微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且符合条件的,给予全额贴息;对经认定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孵化示范企业提供孵化服务的,可按实际成效给予创业孵化服务补贴,其中每成功孵化1家未来产业经营实体可享受的创业孵化服务补贴提高至5000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将小微创业园名称更名为创业陪跑空间,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办经营实体入驻创业陪跑空间的,将在3年内可享受50平方米以内,最高为3元/平方米/天,第1年、第2年、第3年分别给予100%、70%、30%的标准,调整到3年按原标准给予全额补贴。
相比以往的就业创业政策,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的补贴标准有了进一步提高。比如,在高校毕业生方面,新政提高了见习训练补贴标准,将非专业技术类岗位见习训练费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150元调整为与专业技术类一致,即每人每月400元;将见习训练补贴中的招用补贴和留用补贴合并调整为招用补贴,原招用补贴一次性600元/人和原留用补贴一次性1000元/人统一提高为一次性1500元/人。新政还把求职创业补贴的补贴标准提高到一次性3000元/人。
聚焦多渠道就业创业将认定一批创业见习基地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创业就业,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创业就业。
具体而言,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在市区初次创办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企业的,经认定可给予企业连续3年的创业补贴,第一年5万元,第二年3万元,第三年2万元;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经认定的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企业就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给予每年1万元的就业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
新一轮就业创业新政项目增加项并不局限于此,还新增了就业扶贫、大学生创业见习等政策。
根据新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参与市人力社保部门组织的省际对口劳务协作、省内劳动力余缺调剂服务等活动,帮助对口支援(帮扶)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市区企业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的,该市场主体可享受一次性1000元/人的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对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建筑业小微作业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并依法为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2个月的,给予生产经营主体每年2000元/人的补贴,其中属于吸纳对口支援(帮扶)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给予生产经营主体每年4000元/人的补贴。
同时,新政要求认定一批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鼓励大学生开展3-6个月,最长不超过9个月的创业见习训练。见习期间,见习基地每月按不低于市区最低月工资标准向见习学员支付见习训练生活费,见习结束后,按规定可申请市区月最低工资标准70%的见习学员生活补贴和每半年50元的综合商业保险补贴,并可根据见习人数按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申请训练费补贴。对创业见习项目孵化成功的,给予创业见习基地每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补助。
推行“新型学徒制”导师和学徒都有补贴
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推行“新型学徒制”,把企业新招用和新转岗人员纳入学徒范围,通过校企合作,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并给予企业培训补贴,补贴金额按企业支付给培训机构培训费用的60%确定,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新政突出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将高校毕业生相关政策对象范围进行了拓展,主要包括:
灵活就业补贴对象范围由毕业年度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扩大至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扩大调整为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补贴对象扩大调整为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对口支援(帮扶)地区生源大学生可参照市区生源大学生享受见习训练补贴政策;求职创业补贴对象范围扩展到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高校毕业生;申办《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对象范围扩大到浙江户籍留学人才,允许引进人才先办居住证再创业,并为其提供创业投资、落户、签证、子女入学等便利服务。
新政还将大学生创业导师扩大调整为创业导师,放宽导师的指导对象范围。对经人力社保部门统一安排与重点人群(包括在校大学生、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持证残疾人、自主择主军转干部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下同)创业者或重点人群创业团队结对开展创业辅导的导师,可按每名重点人群创业者(每个重点人群创业团队)2000元的标准享受综合性补贴,指导重点人群创业者或重点人群创业团队在市区领取营业证照且稳定经营12个月(含)以上的,可享受8000元的补贴;导师参加由人力社保部门组织的就业创业主题宣讲、咨询、赛事评审等专项服务活动的,可按每次1000元的标准享受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