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汽车品牌,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就是大众,大众自进入中国市场后,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大壁江山。而之前有李书福收购奔驰母公司股份的案例,那么现在有没有可能中国企业再次收购大众呢?编者只能说想收购大众,难啊!
收购大众首先就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收购,德国政府允不允许外国人收购大众的问题。
先看看大众多大。大众汽车在2017年《财富》杂志编制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在第7位,排在它前面的是沃尔玛、中国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壳牌石油、埃克森美孚。
中国有没有可能把中石化和中石油卖了?显然不可能。德国也不可能让大众被国外人收购了。
你想问得应该是大众现在值多少钱。大众汽车当前市值是762.8亿欧元,折合约5900亿人民币。和贵州茅台和招商银行的市值差不多,如果能买的话,肯定买得起。
历史上大众公司有没有被收购过?还真有。
事实上,历史上还真有公司怼过德国政府,一时间把大众汽车给收购了。然而结果是,因为收购大众欠下了巨额债务,最后反而被大众给反收购了。
这里不得不提到2005年保时捷收购大众的经典“战役”。
专做跑车的保时捷,若论企业规模,只配做美国三大品牌的小老弟。可论起捞钱本领和口袋深度,那它绝对是大哥大。单在2007年,保时捷的纯利就高达64亿欧元,照此时通用与福特的市值,这笔钱足以把两家公司一起买下来。
实际上,攥着大把现金的保时捷还真是想收购,只不过它的目标可不是美国同行,而是德国大众。
由于保时捷是上市公司,收购举动必须公告,所以当它在2005年9月26日正式对外公布要收购大众时,保时捷未来将会大举买入大众股票,自然也就尽人皆知了。然而几乎没人认为收购大众这事儿能够干成。
究竟为什么大家如此有志一同,非要认定它就搞不成呢?这还得从德国的一部特殊的法律《大 众法》(Volkswagen Law)说起。
大众有一个特殊之处:由于战争时期大众曾被征用,因而产生了官方股份。战后,为了防止本国汽车业被外国公司并购,德国于1960年专门为大众公司量身定制了一部《大众法》。
这部法律与德国的《公司法》有所不同,德国《公司 法》规定,只要对一家公司持股达到75%,就算取得了该公司的控制权。但《大众法》却规定,持有大众公司股份在20%以下时,按实际持股比例计算投票权, 当持股比例超过20%时,无论超过多少,其投票权最高也只限于20%。换句话说,要想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就必须持股80%以上。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呢?因 为大众的官股比例刚好是20.1%,也就是说,只要官股不释出,就是所有的民股全归你一家,你也控制不了大众。
于是,《大众法》便成为保时捷收购大众的最大障碍,因为毫无官方会释出股份的迹象。因而,市场上每个人都很清楚,谁也打不了官股的主意。这就是为什么自保时捷公开其收购意图之后,三 年多来一直不被看好。因为根本就是“铁定”的不可能啊!
可令人奇怪的是,保时捷却在市场上照样买入大众股票,好像对那个官股障碍视而不见。
其实,保时捷对于《大众法》设置的这个障碍不可能视而不见,只不过它采取了更为彻底的办法,那就是直接向欧洲法庭起诉,指控《大众法》违反了欧盟《反垄断法》。这招儿可说是釜底抽薪之计,因为所谓的《反垄断法》(也有国家叫《反托拉斯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平交易法》),号称是“经济领域的宪 法”,它高于其它与经济相关的法律。如果《大众法》真的违反了欧盟《反垄断法》,就会被判无效。
经过了两年多的漫长诉讼,欧洲法庭最终支持了保时捷,于2007年正式判决《大众法》无效。从此以后,《大众法》将不复存在,大众公司也将适用德国的《公司法》。这样的话,只要持股比例达到75%,就能控股大众公司,官股便不再是障碍。市场和法律规则得到了尊重,保时捷怼德国政府还怼赢了。
然后,保时捷在持有大众的股份比例达到42.6%之后,便不再买入现股,改为持有大众期权的买权,而且是支付全额现金,不使用融资杠杆。
是2008年10月26日,保时捷宣布持有大众股份超过75%以上。拜此前做空所赐,大众股价两天内就飙涨了500%,从200欧元飙到1005欧元!以致其总市值超越了埃克森美孚,成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
于是保时捷的阴谋论甚嚣尘上,德国监管当局立即调查保时捷,但调查的结果却是保时捷毫无违规之处。
峰会路转,大众反收购保时捷
为了收购大众,保时捷欠下了银行巨额债务。
在保时捷控制大众51%的股份之后,保时捷想合并组建合资公司,但大众又狠狠地忽悠了保时捷一把。因为保时捷方面一直拒绝解释其半年内增长3倍的债务(当时约为90亿欧元)。关于保时捷的债务,大众表示,保时捷公司必须先公布详细债 务情况,努力降低负债额,否则大众不能冒险和保时捷合并。就这样,大众巧妙的拒绝了和保时捷成立合并公司。尽管保时捷对于大众51%的股权,并没有办法控制大众的董事会,保时捷无法控制大众的董事会,也就没有办法使用大众的现金。
看到没有保时捷这90亿欧元的债务就是因为要并购大众产生的,这个三年内也没有办法靠自身的运营利润和大众的分红填平。所以当大众巧妙拒绝的时候,保时捷只有两个选择:
1、卖出保时捷所持有的大众的股票,这时候如果有基金做空大众股票,保时捷将损失惨重,很可能赔的比原来赚的还要多。对冲基金仇家就在门口。
2、继续选择与大众合并,但是要稀释自己在合并公司的股份,而且注定在合并公司中变成二股东。但是,大众却不一样,大众可以利用手头的现金相对廉价的从保时捷手中回购自己的股票,在合并公司中稳稳的成为大股东,并且有效的控制合并公司的董事会。
有趣的逻辑,作为恶意收购方,股价涨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是要控股权,而且一旦你要卖,因为数量巨大,股价会雪崩式的往下走,那么你杠杆融资的钱怎么还呢?2008年次贷危机,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因为经济危机带来的连带问题(保时捷家族虽然在对冲基金方面收益良多,但经济危机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并且这也导致了他们的资金链的紧张,之前保时捷家族为了收购大众汽车拿下了过多的贷款),本已几乎成行的收购并未成功。
2009年8月,大众汽车与保时捷控股达成一揽子复杂合资协议,大众汽车方面当时以39亿欧元价格购得保时捷汽车的49.9%股 权,并通过中间控股公司控制这部分股权,保时捷控股控制其余的50.1%股权;同时,保时捷控股公司可以对剩余的50.1%股权行使认沽权限,期限为 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1月14日之间,或者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之间。大众汽车可行使相应的认购权买下这50.1% 股权,期限为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之间,或者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之间。
到2012年7月4日,大众汽车突然宣布他们提前行使之前协议中规定的认购权,发起了对保时捷汽车的新一轮收购行动。大众汽车对保时捷控股支付44.6亿欧元,以购买其持有的对保时捷汽车的50.1%股权。
至此故事才告一段落,保时捷汽车完整落入大众的口袋。所以说,想收购大众,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