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8月上海对外投资增速超过70%。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民营企业占比70%、并购类投资占比70%、自贸区占比70%的上海对外投资新格局。下面就从这“四个70%”跟随上海厂房出租网的小编一起来看上海对外投资新版图。
--增速70%:“挡不住的诱惑”
据上海厂房出租网的小编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额超过外资利用额,成为资本净输出国的趋势明显。其中,1-8月上海市对外投资176.2亿美元,同比增长70.3%,上海上半年首次出现资本“出”大于“进”的资本净输出。
在上海商务委主任尚玉英看来,上海近年来的对外投资呈现“井喷”的增长趋势,“对企业来说,‘走出去’已经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
尚玉英说,得益于“三个70%”结构的优化,今年以来,上海双向投资首次进入了实际对外投资规模大于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的“顺差时代”。目前,上海的对外投资已经形成以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为扩张动力的合作新格局,涉及全球超过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民投总裁李怀珍认为,当前国内民间资本量巨大而且活跃,让国内的优势产能“走出去”是供给侧调节一个很好的选择。“当前民间资本投资模式正在逐渐转型升级,一是民间资本的流动由分散向规模化转变,由自发向规范化转变;二是由产业资本为主转向金融资本为主;三是将国内资本和国际资本的流动结合在一起。”
—-民企占比70%:“不出海等于损失”
从曾经占比30%一路发展到占比70%,上海的民间资本活跃度进一步提高,作为对外投资中坚力量的民企,在“走出去”这一点上显示出了惊人的雄心。
“未来十年中国企业跨境投资加速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中民国际首席执行官廖锋说,“对有雄心的企业来说,不去占领国外的市场就等于是一个损失。必须到国际市场,到一个更大的海洋里面去奋斗,跟更强的高手学习、比拼,让企业变得更强大,这对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民投)旗下中民国际顺利完成全球性再保险集团思诺保险的收购,交易总金额超过25亿美元。
--并购类占比70%:“出海”寻找“蓝海”
并购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投资种类,从曾经的“达到30%都很不容易”到去年以来并购类的投资一路增长,上海的企业正在“出海”寻找“蓝海”,沿着创新链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知名品牌、高端人才等要素。
一些企业出海寻找新技术。从2011年到2015年,上海企业在境外研发类投资259项,投资额近75亿美元。比如,上海电气出资4亿欧元收购意大利安萨尔多能源公司40%股权,掌握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核心技术;复星医药于2014年出资2.4亿美元控股收购以色列阿尔玛激光公司95.6%的股权。
还有的企业通过投资进入了一些曾经对中国企业来说遥不可及的高端服务业,将“走出去”的“触角”延伸到金融领域。中国华信近年来通过投资欧洲银行,进而参股或控股“一带一路”沿线的捷克、斯洛伐克等多个国家的银行。今年3月30日,在中捷两国元首见证签约下,中国华信收购捷克J&T金融集团50%的股权,并购买俄罗斯J&T Zao银行股权,双方将设立控股实体,旗下至少有两家欧洲知名零售银行。
--自贸区占比70%:出海投资桥头堡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上海自贸区,2013年备案中方对外投资额3.29亿美元;2014年42.19亿美元,增长11.8倍;2015年229.18亿美元,增长5.4倍;今年前5个月又同比增长1倍多。
上海自贸区政策研究局副局长郑海鳌说:“这块仅有120平方公里的区域已成为我国境外投资高度密集区。”尚玉英说,自贸区正在成为中国走出去、对外投资的集聚地,在上海的对外投资中发挥了桥头堡的作用。
蚂蚁金服就是自贸区出海的受益者。过去的几年里,企业通过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平台,完成近10笔境外投资备案,投资领域包括境外支付企业、拥有领先安全能力和新技术的公司等。
“我们的策略是在各个市场寻找当地伙伴,输出经验、共同发展。如此前投资的印度Paytm公司,利用蚂蚁金服和支付宝的标准和技术,在印度当地已有1.22亿用户,并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电子钱包,获得印度央行发放的筹建支付银行的牌照。在韩国,蚂蚁金服通过与移动通信运营商韩国电信的合作,获得了韩国政府预筹建互联网银行的批准。”蚂蚁金服副总裁韩歆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