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团似乎成为了互联网科技圈里最为活跃的一份子。这段时间以来,美团的风头已经超过了老牌的互联网巨头。不仅在网约车领域和滴滴斗的不可开交,更是将摩拜也收入到其麾下,其实一个强势企业的背后一定站着一个同样强势的老板。下面小编就来好好讲解一下美团的边界和对手。
在新一代的企业家之中,王兴称得上是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人。在他的身上似乎存在着一种与身俱来的扩张、冒险精神。反目阿里,挖角携程、强攻滴滴、怒怼饿了么,王兴正在将他心中的星辰大海越来越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今天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高速增长的红利期已经结束,已经站稳脚跟的35个APP基本可以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能进入到这三十五个APP的前列,从而迅速占领头部高频的场景,有很大的可能会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显然美团正在极力让自己成为头部的选手,不仅如此,美团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未来一个超级APP或许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美团成为超级APP的野心这一点从他最初的战略选择就可窥见一斑。彼时美团在王兴制定的T型战略的引领下一口气开了十几个很垂直的品类。而且重要的一点是每一个垂直领域的策略都是从最底层的刚需入口开始,进而撬动起整个大的市场,酒店旅行业务先从门票民宿开始,在新零售的大背景之下开始推出掌鱼生鲜。这一次进入网约车市场也是如此,从补贴开始慢慢起量。美团所在乎的很简单,能不能迅速给自己带来变现。
美团在餐饮、外卖以及此次收购摩拜后的共享单车,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迅速带动自己的平台生态把量先走起来。从而激活甚至是垄断本地生活服务场景。腾讯选择美团而不是滴滴来整合摩拜或许同样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滴滴的布局是一个对大出行领域的纵深垂直,甚至有想朝着汽车产业链延伸的倾向,相较于美团,滴滴显得封闭了很多。场景也略显单一。而美团则看起来就开放了很多,甚至有点让人看不到他的边界在哪里。这也是王兴与阿里分手的原因之一,并不想让自己捆绑在淘宝的平台之上,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至于时下正热的美团滴滴之争,无论是美团还是滴滴,在流量和资本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团希望拿下出行来完善自己吃喝玩乐的大平台场景,滴滴则无论是出于防御还是觊觎外卖这个比出行更高频的流量入口都需要和美团一战,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形成群雄争霸的市场格局还是美团、滴滴成为对方领域内的千年老二,只能等时间来给我们给出答案了。但是有理由相信,在资本加上流量以及双方势均力敌的实力的因素下,美团滴滴谁也干不死谁。